濟公閣供奉多位神明,各司不同領域。堂主會介紹每位神明的故事、掌管權責、相關節日及合適供品,助善信了解神明喜好,誠心敬奉,祈求庇佑與指引。

濟公

濟公

濟公,法號道濟,相傳為降龍羅漢轉世,生於台州,於杭州靈隱寺出家,以不守清規,行為瘋癲實則慈悲心腸,樂善好施,扶危濟困的形象而深入民心。因醫術精湛,常助百姓醫治百病,消災解難,又被尊稱為濟公活佛。

其吃肉喝酒的瘋癲形象不僅拉近了與百姓的距離,更使識字不多的庶民對原本生硬的佛法教義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。

關聖帝君

「官府推其忠,百姓崇其義。」關聖帝君信仰源自三國時期的關羽,其忠君愛國,千里送嫂,義釋曹操的故事深受後人敬仰,被後世譽為忠勇義集其一身的蓋世英雄。因其聖人典範和精神千古流傳,護國佑民的神蹟不斷顯聖,被歷代帝王屢屢追封,同為儒釋道三教共同尊奉的神祇。

其信仰遍布中原海外,神格職司不斷擴大,逐漸成為了各行各業的守護神,廣為世人消災解厄,施藥除病,招財納福。

中壇元帥 - 哪吒

中壇元帥 – 哪吒,為玉皇大帝駕下的大羅仙轉世,屬中營神將,統領五方神兵神將,被委派下凡降伏妖魔,鎮壓邪崇鬼魅。其以孩童形象示人,身帶紅色混天綾,手持乾坤圈,火尖槍,腳踏風火輪,拜在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門下,天資聰慧,身手不凡。因在東海戲水,誤殺龍王三太子,為免株連家族,削骨還父,割肉還母。

太乙真人其後用蓮花,蓮藕還原哪吒肉身,將其救活。哪吒復活後,法力大增,法降九十六洞妖魔,惠及三界。

鍾馗

伏魔大帝鍾馗相傳為唐代南山人,豹頭環眼,身材魁梧,文武雙全,為人剛正不阿,經綸滿腹,才華橫溢。因其貌不揚於武舉落第,報國無門,怒撞殿前石階而亡,皇帝得知後賜官袍陪葬。

為報賜袍恩典,鍾馗於唐玄宗夢中,捉拿小鬼食之,為帝驅除久治不愈之症,誓要為朝廷消滅世間一切妖孽,護國佑民。 唐玄宗其後將其畫像公頒天下,百姓將鍾馗畫像懸掛於門前,舉行跳鍾馗等儀式驅除邪崇,鎮宅賜福,使鍾馗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驅魔神祇。

西門將軍

西門將軍臉色黝黑,濃眉大眼,武藝高強,威風凜凜,專斬妖魔鬼怪,熱心助人,守護百姓安寧。

土地公公

土地公公,又稱福德正神,源自於人們對土地的敬畏。地載萬物,又滋養萬物,掌管百姓生計、糧食收成等地方的大小事,是地方的守護神。無論是百姓,還是權貴,大小事都會稟報土地公,以祈求風調雨順,糧食豐收,求財得財,求雨得雨,諸事順遂。

玉皇三太子

玉皇三太子乃玉皇上帝之血脈,被派遣人間救度蒼生,精通天文、地理、風水,以小孩童形象示人,和藹可親,護佑兒童健康成長。

玄天上帝

玄天上帝,又有北帝,真武大帝,帝爺公之稱,生為淨樂國王子,年長後捨棄王位,拜別父母,入武當山修道42年功成圓滿,受命於玉皇大帝鎮守北方,治水火之災,腳踏龜蛇,持劍率領神將、六丁六甲,五雷神兵收伏天下妖魔。

東門將軍

東門將軍為文官,精通各種符法,職司多元,可幫助善信在事業,財運,健康等範疇得償所願。

武財神趙公明

武財神,終南山人,秦時山中修煉得道,奉玉帝旨召為神霄副元帅,能驅雷役電,呼風喚雨,除瘟消災,同時掌管人間財富,為五路財神之首,率領東南西北路財神「招寶、納珍、招財與利市」為百姓迎祥納福。

其形象以黑面濃鬚騎黑虎,手持金鞭和金元寶,廣為生意人尊敬愛戴,求財或買賣獲利等祈願往往靈驗無比。

觀音菩薩

觀世音菩薩是佛教最廣為人知與信仰最深的神明之一,廣發宏願聞聲救苦,若眾生念其名號,隨感應化,救度一切苦難。

觀音有三十二化應身,千變萬化,會視眾生的因緣契機而應化出不同的形象來度化眾生,雖早已證得佛果,但始終稟承大慈大悲菩提願,以菩薩身示人,教化眾生離苦得樂。

保生大帝

保生大帝,又有醫神之稱,年幼家貧,父親患病無力就醫,父母雙雙離世,因此立志學醫濟世,鑽研草藥、針灸、湯藥等醫術,平生為百姓及達官貴人醫治百病而不收分文,救人無數,醫德高尚,為人淡薄名利。其後為病患者採草藥而失足墮崖,羽化飛昇。

後人念其恩德,廣建廟宇奉祀,因其神威顯赫,為宋高宗登基護駕,下凡治愈明成祖皇后乳疾,善信頑疾不藥而愈,平息瘟疫等神蹟不斷,保生大帝信仰紮根各地,成為當地的守護神。

天后娘娘

天后娘娘​又稱天上聖母、媽祖,原名林默,自幼聰慧過人,為人占卜禍福,終身未嫁。羽化後,常在海上顯靈,能使颱風轉向,原本撞醮的船隻安全繞過,化險為夷。

相傳鄭和下西洋前多次率領部下到湄洲媽祖祖廟拜祭,求籤問卜再啟航,在船上亦有供奉媽祖神像,每當航行時遇風暴海嘯時,都會祈求媽祖護佑,最後安然度過。其靈驗事蹟不斷,逐漸成為了漁民,使者等不可或缺的海上守護神。

媽祖信仰在內地,台灣,澳門,日本等地開枝散葉,當地適逢媽祖誕都會舉行大型慶典活動,如媽祖遶境,媽祖文化已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。

龍母娘娘

龍母自幼已有廣澤天下之心,能預知禍福,預測風雨,教人趨吉避凶。一日在江邊撿到一個巨蛋拿回家孵化,長出了五條小彩龍,龍母精心將其養大,並放回江河。彩龍念養育之恩,留其身邊幫忙捕魚,與龍母一同為百姓治病,治災,使當地人安居樂業,造福四方。龍母仙逝後,五龍化為人形為其辦妥後事,百姓念其恩澤,為其修建廟宇供奉。

歡迎蒞臨本堂參拜

誠心敬奉,祈求庇佑與指引!